管理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科研之窗>> 文章
创造性游戏模式下儿童剧课程的交流互鉴学习

发布时间:2022/11/15 10:58:46 作者:丁青雯 浏览量:1236次

创造性游戏模式下儿童剧课程的交流互鉴学习

儿童剧一直是我们天元城幼儿园的园所特色,那么如何在儿童剧排练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幼儿的表演呢?这将是我们今天相聚在一起进行集中探讨的话题之一。

首先张梦雨老师以她上一届大班幼儿开展的儿童剧为例为我们大家介绍了大班幼儿是怎么样探索新模式下进行创设相关的儿童剧课程的。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受认知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他们往往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兴趣,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这种求知欲望的驱使下,他们通过不断地探究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学习,来感知、理解世界,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和人格完善。小雨老师和我们分享到:一台成功的儿童剧背后,应是以幼儿为主体进行的一场从选材到表演层层递进,重视的是幼儿在参与过程中一步步获得自我肯定、学会合作、体验情绪情感的过程。

在她们班级儿童剧的实施中她提出了一个词“全参与”,这个 “全参与”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诠释:一是全员参与;二是全过程参与;三是全身心参与。从这三部分中我们感受到老师们在和孩子们一起选择儿童剧课程时孩子们的参与度已经是非常高的,而且已经逐步成为剧目的小主人,自主参与到课程实践中来了。

与往常儿童剧模式不一样的地方是,小雨老师班级的儿童剧来源于生活幼儿园里的水稻自然资源。通过一次户外活动发现幼儿的兴趣,从而在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兴趣,以达到让幼儿成为儿童剧主人的效果。在小雨老师给我们介绍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她们班的孩子有着充分的自主性,自己推荐做小导演、自主创设剧本、自己哼唱音乐等。所以在创设课程的时候教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幼儿而言,当学习的主题能够反映他们最关注的事情他们的兴趣所在、他们的生活经历及他们生活的环境时,这种课程具有很强的内聚力。我们站在幼儿的立场,以幼儿的生活为源泉进行儿童剧的创造性生成活动。大班的幼儿有能力从所观察到的事物中创作儿童剧,可以说他们的儿童剧就诞生于他们的生活中。

丰富的经验支持着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生。在儿童剧中,幼儿的已有经验尤其重要,它支持决定着儿童剧的开展,教师应通过多途径帮助幼儿构建一定的经验。我们在班级里可以设置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供幼儿交流彼此的想法,并为幼儿提供多种方式记录下交流的结果,便于同伴及自己的回顾。教师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用文字或影像的方式记录他们的交流,以便及时跟进幼儿。通过同伴间的相互交流,他们的思维是剧烈波动的,他们会努力运用语言、表征、肢体等
多方面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想法,并在输出观点的过程中,也在尝试理解他人的想法,最终他们的儿童剧将会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儿童剧的交流分享结束后,王星园长也带领我们全员教师及时进行了总结,归纳以及经验的提升,最后提出了年级组探讨的环节,最终三个年级组的教师代表也进行了本年级组的儿童剧的改变模式,儿童剧怎么样更有效地与区域相结合的集体讨论活动。最终在商讨中我们进行归纳总结,小班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一、提高小演员的素养,二、提供道具的材料。中班组认为:在创编的过程中逐步丰富班级的环境,边尝试边研究。大班组多以幼儿的自主性为主提出:定好角色后再及时创编再进行表演。

本次儿童剧的活动讨论让我们在新的模式中逐步探索,和幼儿共同生长,让我们一起期待着下一次儿童剧课程交流互鉴学习。

版权所有:©江宁示范园天元城幼儿园 电话:025-52138898 邮编:211100 邮箱:tycyey@163.com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

地址:江宁区莱茵达路28号 网站建设: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