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生活常规与卫生习惯的养成策略
发布时间:2024/2/26 15:45:34 作者:李倩 浏览量:999次
小班(3岁—4岁)的孩子刚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一方面,他们不免带有一些婴儿的“痕迹”,另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迅速,他们又开始具有幼儿期的显著特点。3—4岁幼儿年龄小,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还不成熟,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十分突出。
小班幼儿生活与卫生习惯常规养成重点
1.在提醒下,知道来园后、饭前便后要洗手,并严格按时七步洗手法洗手。
2.会正确的搬小椅子,保证安全。
3.在引导下会使用勺子吃饭,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愿意饮用白开水,知道按需饮水,会排队等候。
5.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6.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
7.会听老师的口令,有秩序的排队,一个跟着一个走。
影响小班幼儿卫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
1. 幼儿自身发展的局限性。
由于小班幼儿小肌肉群发育的限制,还不能做特别精细的动作,另外他们的认知水平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情绪更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2. 周围环境存在的不利影响。
小班幼儿好模仿,当看到周围一些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当他们模仿时成人没有立即制止,告诉幼儿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话,长此下去,不利于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
3. 家园无法达到共育。
如果家园对幼儿所提要求不同,就会造成幼儿“无所适从”或行为表现出两面性的局面。比如在幼儿园教师鼓励幼儿自己穿衣服、换鞋子,在家中就由家长包办代替,这种家园不一致的现象,会削弱或抵消了老师所做的努力。
小班幼儿生活与卫生习惯常规养成策略
利用游戏、学习活动,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采用多表扬、多鼓励正面教育的方法。发挥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
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
1.幼儿园实行科学一日作息时间,并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进行一日生活。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2.5小时。
2.班级的常规要求用儿歌、绘画作品、照片、图示等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是提示幼儿遵守常规的一种方法。
3.采用恰当的语言去引导孩子:教师利用生动形象、幽默有趣的语言,引导幼儿理解常规,遵守常规的方法。
4.教师在带班过程中会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
下一篇:春季幼儿保健5个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