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汽车gogo !
发布时间:2023/5/25 13:50:14 作者:王欢欢 浏览量:1090次
汽车汽车gogo !
中班区域游戏活动《汽车城》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这几天我发现我班的区域游戏《乐乐汽车城》每天游戏的人数特别多,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观察孩子们的游戏情况。我班的调皮大王说晨晨:“这是宝马车,这就是车的标志。”其他的孩子也不甘示弱也加入游戏中。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开来了,甚至将小汽车抢到自己的手中。还把其他区域游戏的孩子也吸引了过来。乐乐汽车城玩法很简单:各种小汽车的模型是幼儿从家中带来,所以各式各样。幼儿根据汽车的形状颜色找到相对应的停车场。停车场是教师设计制作的情境为的就是吸引幼儿持续游戏,这样做的目的发展幼儿动手操作和颜色形状对应。既然我班儿都喜欢挑战难度高的游戏,又因为汽车是幼儿从家中带来,肯定是当宝贝一样的保护着。幼儿们对此游戏这么敢兴趣,而汽车城里的辅助工具制作过程有很简单,在地板上画出斑马路线,用牛奶罐做信号灯的架子,剪三个圆形并分别涂上红黄绿三种颜色作为信号灯。收集汽车的标志,车牌。这些材料生活中处处能见到也很容易收集。能不能用“汽车城”来开展若干活动呢?于是我就开始研究起“汽车城”并以“汽车城”为材料精心设计若干个生动有趣的小游戏,尝试使幼儿通过生活化的材料、游戏化的情景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怎么样让幼儿的兴趣点在最高点呢?教师怎样做到学中玩玩中学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花更多的时间走进幼儿区域游戏中,发现游戏中出现问题。更能有效的去指导参与幼儿区域游戏中去。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提供适合、有层次、有创造性的活动材料,儿在适宜的引导和支持下,饶有兴趣地参与了活动,提高了相应的能力。
案例描述
活动一开始,我将“汽车标志”“汽车”拿在手里。让小朋友想想老师准备干什么?这样充分的调动他们的兴趣。幼儿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议论起来:王老师要给我们玩汽车喽!王老师在变魔术喽!王老师想跟我们一起玩……紧接着我询问:“汽车城聘请小朋友当汽车管理员,你们愿意吗?汽车管理员要很好的记忆力和观察力,你们能做到吗? 我说:汽车城里来了一批新车,请我们汽车管理员看汽车看,汽车缺少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车标和车牌的摆放位置)
师、你们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车的标志吗?
师:每种车子的标志是什么形状的?
幼:宝马是圆形的、奔驰像方向盘、三菱像扑克牌一样。
师:刚才我们从形状来找的,那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呢?
幼:宝马里面有蓝色和黑色的,奔驰是白色的,三菱里面是红色的。
交给幼儿认识了常见的汽车的标志:奔驰、宝马、奥迪、三菱等等。我班幼儿都很认真的学着。
晨晨小朋友有的都认识其他的标志呢。我说指导语:请根据这些标志找到小汽车并将标志贴在汽车上。我设计的子母扣很容易粘贴,错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斯就可以了很方便呢!中班的幼儿最喜欢玩比赛的游戏了因为很富有挑战性。幼儿们很高兴的为自己的小汽车找到相应的标志。以前玩游戏那种争抢打闹的声音全部消失了。等到幼儿都全部找到之后,我引导小朋友们互相检查有没有找错的,并及时给找对的小朋友贴上小贴画。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可以互相合作。这时幼儿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了物体标记的对应。这时然然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我的汽车还有车牌号呢?我受到她的启发于是我设计的环节就是交通叔叔要登记汽车城内所有汽车的车牌号码,请小朋友们帮他们找到车牌号码。在这一环节中我准备了各种汽车的图片并在图片上标明了汽车的标志及车牌号码。孩子们只要找到和自己的车子标志,车牌号码相对应的卡片即可。这个环节是递增的游戏,是第一个环节的延伸活动。在第三环节中,布置了停车场的场景。教师说:请根据车牌号码和汽车的标志请开到1号停车场去。以此类推变换游戏玩法。每位幼儿按照自己的汽车标志和车牌对应的停到相应的停车场去。我做了一个1到10的数字卡片放在停车场内代表了停车场的序号,幼儿根据自己的挑战难度进行选择。相当于延伸活动。教师将即时贴地板上,作为汽车的跑道。最后一个环节引导推选小交警代替老师来说指导语。幼儿最喜欢这一个环节,有时候想到的玩法比教师还多呢!这样有利于锻炼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数的逻辑思维。
案例分析
(一)活动效果
(1)整个活动,教师能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形状认识车标、车牌号码、停车场、小交警游戏贯穿整个活动环节,幼儿在每一个游戏环节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知识,体验了数学活动的乐趣。
(2)整个活动所用的材料只(卡纸)、废旧饮料瓶(制作小树)、及时贴和汽车图片、即时贴(跑道)汽车模型(幼儿自带)教师利用有效的活动资源,用最少的材料发挥出最大的教育功能,来达到最好的教育成效。也正是因为材料小可以让小朋友学到多方面的知识,也是这是本次活动幼儿能持久游戏。
(3)游戏效果有层次性,幼儿游戏中能根据信号进行游戏而且游戏时间持久。从而锻炼幼儿们的手眼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二)引发思考: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和注意点。最重幼儿的个体的差异,游戏时候教师应以参与者,引导者投入到幼儿的游戏中去。观察并发现幼儿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辅助性材料帮助幼儿去更好的去游戏。而不是全全包办,适当的提供一些材料让幼儿自己去运用材料设计出更多的玩法。
1、教师在区域游戏指导时,有适当性,针对性。
教师在进行区域游戏指导时,应该重点放在观察上。教师应该观察了解在先,介入指导在后。教师观察到问题先不要打断幼儿应让幼儿有思考的空间:幼儿遇到问题是先找老师帮助?还是请小伙伴来帮忙呢?教师对幼儿的兴趣、需要及表现,要作出适宜的、及时的反映,提供适时的、适当的隐性指导与帮助,并对活动区进行调整、补充、支持和扩展幼儿的活动。要仔细的倾听幼儿的心声,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想、看问题。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2、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注意点、兴趣点才是最重要的。
俗话说兴趣是幼儿们的最好的老师。只有幼儿们感兴趣了幼儿们的学习兴趣才会增高。所以在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上生成的教育,是幼儿真正的学习动机。例如本次案例中若是幼儿自己游戏也没有相应的辅助材料。幼儿天生爱玩,幼儿就会拿起小汽车在跑道里乱开,玩一会儿就会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幼儿不喜欢这个游戏。其实幼儿的对游戏的兴趣也会变的,怎么样让幼儿的兴趣点停留呢?因为探究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所以我们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找准时机不断地贯穿下去,让幼儿在操作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相关经验。
3、及时调整辅助材料,充分挖掘材料的可塑性。
对于每个独立的个体幼儿,他们之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他们对单一而又统一的材料不感兴趣。指南中要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所以对于学前教育的现状教育幼儿们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能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意思就是说每个幼儿都应在自己的基础上进步,延伸即可。若果让能力弱的幼儿达到能力强的标准,就会产生能力弱的幼儿不愿意去游戏,甚至产生恐惧的心理。这就要教师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的强弱设计出有目标性层次性的游戏。善于倾听幼儿的声音和观察幼儿的行为是教师了解幼儿的重要途径,因为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都隐含于其中,通过观察幼儿的言行、推测幼儿的思维方式和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愿,仔细分析幼儿的所思所想。幼儿园活动和幼儿的学习需要特定的物质材料,幼儿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或制作了精致的教具、学具,却没有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使得幼儿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效果大大降低。其实幼儿们天生就有对新事物的探索的欲望。知道哪个好玩哪个不好玩。如果区域时间到了幼儿一窝蜂的跑到一个地方去那肯定这个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日常工作中可以利用现成的、便于收集的、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教师用少量的时间去准备材料,从而保障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如上述案例中汽车是幼儿喜欢玩的感兴趣的玩具,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供了可能性,而且卡片、停车场便于老师操作,小树可以用牛奶罐子进行制作,画一个绿色的树叶贴在牛奶罐上。这样一个小树就做好啦。标志、号码打印出来,或者手写也可以,只要写的工整就行。信号灯制作也很简单。用红绿黄三种卡纸画三个圆就做成了信号灯。这些材料班级随处可见。、牛奶罐家长帮忙收集,体验了家园合作性。所以在准备材料这个环节上,很容易就准备充分为我节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我就能更有效的准备这个区域游戏,让游戏开展的更顺利。
4、在评价的过程中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纲要》指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应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孩子的发展,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师的肯定、赞赏、鼓励都会增强幼儿的积极情感和信心,另外,我还主张并鼓励幼儿进行自主评价,使幼儿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我给幼儿的第一个评价就是微笑。在活动中,我更多地承担“观察者”的角色,对幼儿每一个创意都表现出倾听、微笑和接纳的态度,欣赏他们,注重他们自主能力、创造力的发展,鼓励他们积极大胆、自主地表现自己的创意。就必须让幼儿参与评价,引导幼儿就玩了什么、怎样玩、心情怎样、遇到什么困难、发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或打算怎样解决等方面想一想、说一说,在请幼儿思考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让幼儿参与评价,因此,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时候,要善于观察幼儿感兴趣的,老师做个有心的幼儿老师在材料的投放使用上做到材料小却发挥着用处去很大的原则,不要做精美的华丽的却对幼儿不吸引而不太有教育价值的游戏材料,往往成了摆设。所以,教师应该更多对物质材料进行深度的研究,充分挖掘物质材料的教育价值,使我们每次活动都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成效。
可以促使他们学习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合理的判断,更并引发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主动模仿、创新。
1
上一篇:我们与小羊共成长
下一篇:天元城幼儿园小兔饲养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