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家园共育>> 文章
中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21/9/27 16:57:50 作者:陈菲菲 浏览量:699次

      现在的社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最显著的问题在于这些孩子劳动观念和自理能力很差。“不会自己吃饭,衣服不会穿;鞋带不会系;自己的玩具不会整理等等”。这种现象已不足为奇,因此,如果从小就开始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开始引导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对日后他们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自理、自办、勤快、节约的品质;乃至于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提高身体素质,都有十分的重要意义。否则,不良的习惯形成将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现在的家长存在着三种错误的观念:A:“就这么一个孩子,从小让他干这干那,于心不忍。”这些家长认为只要父母能够满足孩子的要求便是爱,不能理智、健康、深层的去爱孩子。这种爱,是溺爱,是有害的。B、“现在孩子太小,等他们长大了再学也来得及。”这种看法反映出家长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如果能够抓紧时机有意识的培养,往往费力少收获大,事半功倍。相反,忽略了这点,错过了最佳年龄阶段,以后再想祢补,既困难,也费劲了。C、“孩子太小,动作慢,反而添乱,还不如自己干。”这是怕麻烦的思想,大人老是嫌孩子干的慢、干的不好,不让他们学着去干,那么,到什么时候孩子才真学会呢?“实践出智慧”,人的本领不能靠长大了自然会的,而是在大人的耐心帮助下逐步学会的,慢慢的提高,否则,孩子会从小养成依赖的习惯。因此,家教不当是主要的原因,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孩子便成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全家的服务中心,不但父母围着孩子转,甚至连祖父母也是全力在为孩子效劳,在这种大人多、孩子少的特殊情况下,容易出现一切包办代替的做法从而使孩子从小失去自我服务的锻炼机会,引起幼儿什么都不会的现象。

  现在的孩子由于父母长辈的宠爱,一切的替代,使得幼儿从小有一种依赖的思想和行为,没人喂就不肯吃饭、没人陪就不肯不敢睡,大小便后不会洗手,其实,孩子的年龄长到3岁,已经有了一定的体力,活动能力也日益增强,他们好动、好问、好模仿、好奇心强,教他们学做什么比较容易被接受,因此,家长只要耐心的'引导,孩子是可以学会自己吃饭、穿衣、穿鞋、大小便、折叠小被等基本技能的。

  在幼儿园里,我们老师利用各个活动环节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1、利用值日生制度,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擦桌子、椅子;整理餐具;扫地;整理玩具等。2、利用各种有益的游戏,在高兴愉快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组织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比赛,像穿脱衣裤、折叠衣裤等等,在比赛游戏中,让他们在情绪高涨中自觉锻炼,提高生活自理的水平。3、利用有关的教学内容,在学习知识中培养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但是,单靠幼儿园里学习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生活场所,父母是幼儿第一任老师。幼儿日常生活中独立的生活培养,需要家长的支持,所以家园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也就是说,要求家长帮助幼儿园作好非常具体的工作。为孩子提供机会,培养孩子在家中独立生活的能力,要放手让幼儿动手,多给锻炼的机会,不要包办代替。幼儿的生活自理培养和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在不成为幼儿负担与压力的前提下,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学到自理方法和技能,尽量让幼儿多动手、多操作,这样才能促进他们动作发展和聪明才智的进一步发挥,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穿衣!自己吃饭!收拾玩具!……


版权所有:©江宁示范园天元城幼儿园 电话:025-52138898 邮编:211100 邮箱:tycyey@163.com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

地址:江宁区莱茵达路28号 网站建设: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